音樂人口述歷史
-
經歷
丁曉雯(1963-),臺北人,歌手、製作人。
幼時對音樂即感高度興趣,年幼時她經常和家人一起看《群星會》,在學生時期的寫作常獲得老師正面的評價,也成為後來從事歌詞創作的契機。就讀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系時,參加數次的校園歌唱比賽並獲獎,之後收錄在大學城合輯《飛揚的青春》專輯。1987年進入飛碟唱片,與林隆璇共同發行《走出校園以後》專輯。之後加入滾石唱片,跟著李宗盛一起製作唱片,接觸到製作產業的各個面向,轉往幕後工作,先後製作〈青蘋果樂園〉、〈愛上一個不回家的人〉、〈祝福〉等熱門歌曲。2014年舉辦出道30年來第一場個人演唱會,並出版個人音樂傳記《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首歌》。
近年來多次受邀擔任歌唱比賽、金鐘獎、金曲獎、民視《明日之星SuperStar》等評審,也時常擔任活動和廣播節目的主持工作,包括演唱會類型活動,如臺北市立交響樂團「你是我所有的回憶–無痕音樂會」等,也有講座類型活動,如「翁倩玉版畫作品展座談會」等,另外也有其他音樂類活動如大學城創作歌謠比賽等,以及廣播節目《曉雯老師不唱歌》等,以各種不同角色活躍於樂壇。 -
作品
歌曲:〈祝福〉、〈偷心〉、〈愛上一個不回家的人〉、〈你是我胸口永遠的痛〉、〈曾經愛過〉、〈最愛你哭泣時候的眼睛〉、〈青蘋果樂園〉、〈不告而別〉、〈冰火〉等。
專書:《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首歌》等
-
得獎紀錄
1985年以〈神話〉獲第二屆全國大專創作歌謠比賽創作組亞軍,以〈告白〉獲最佳演唱獎
1986年以〈如果能夠〉獲第三屆全國大專創作歌謠比賽獲創作組亞軍
1986年獲亞洲唱片新人獎
1994年第六屆金曲獎以〈祝福〉獲最佳年度歌曲獎 -
訪談內容
1980年代,隨著臺灣唱片市場的蓬勃發展,校園民歌扮演其中重要的角色,當時在各大專院校盛行民歌創作、也舉辦大型甚至全國性的民歌比賽,從這樣的比賽中發掘許多優秀的歌手和創作人,而資深的製作人、填詞人丁曉雯就是其中代表人物之一。民國73年,丁曉雯就讀輔大時,連續兩年參加「全國大專創作歌謠比賽」,得到創作組亞軍,也與參賽的歌手共同錄製合輯;這些參賽經驗,成為丁曉雯走入音樂圈的重要契機。從最早擔任歌手與林隆璇合作推出「走出校園之後」專輯,丁曉雯很快地發覺自己對幕後工作的興趣多於台前,因此便轉至幕後,由助理製作做起,開始她在音樂產業的詞曲、製作的耕耘之路。
期盼帶來激勵人心的創作
丁曉雯談起自己的入行過程雖然看來順遂,但在幕後工作初期,大量的基層事務與壓力,消耗許多體能和精力,因此也曾經有過沮喪灰心的念頭。「我曾有一度想轉行,因為我在學校念的是大傳,廣告界一直有個拉力希望我去。當時我考慮了很久。」最後,丁曉雯仍選擇留在自己最喜愛的音樂領域,「其實工作大多辛苦,如果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可以更有動力,是很幸運的。」
丁曉雯對於的生命經驗的體會、敏銳與挖掘的能力,深刻影響著她的創作和理念。早期她曾做過悲苦路線的知名商業作品,「很多人提到我的作品,都會想起『你是我胸口的印痕』,它的確是我的成名曲,也因為它,市場才發覺原來我會寫詞,才開始有大量的案子來找我,接下來我就寫了『青蘋果樂園』、『愛上一個不回家的人』。」然而,即便這幾首作品是她的職業生涯代表作,丁曉雯談起自己最喜歡的作品時,卻點名了兩首較冷門歌曲,分別是陳淑樺「愛得比較深」和李正帆的「慢活」。丁曉雯說,這兩首歌對自己有重要意義,也是她感到自己最具有「治療作用」的作品。
「在我心情最沮喪的時候接到陳淑樺的案子,於是我幫她打造這首詞時,也描寫了我自己的心情。詞裡寫到,生命歷程有很多苦痛,但往往當你放下,就會發現世界很大、天空很美,但是我們通常選擇不去看、選擇往痛苦裡鑽。」丁曉雯期待自己的作品能對社會有正面的影響,激發大家樂觀、希望的力量,成為她創作過程中最重要的理念,也不難看出她對社會、文化與人心的關懷與同理。
熱情、原創:流行音樂的根基
對於臺灣曾作為華人音樂的指標地區,丁曉雯強調,這不是刻意經營,或任何人登高一呼「我們當華人的音樂中心吧!」就可以做到的成果,而是經年累月、隨著時代演進逐步建立的。早期的影響來自七○年代的民歌脈絡,「『大學城』、『金韻獎』等民歌比賽出線的歌手,都是創作人、也都陸續加入臺灣的音樂產業,貢獻許多才華。」丁曉雯表示,從七○到八○年代,臺灣的流行音樂蓬勃發展,大量創作人才投入建立企業化的經營,逐漸培育出明星創作人和明星藝人,進而帶來臺灣在華語流行音樂界的顛峰年代。
九○年代,則是個繁花盛開的時刻。隨著國際的音樂公司來臺灣投資、大量的西洋、東洋音樂被引進,對臺灣本土的音樂產業來說,是很大的衝擊,但也衝撞出更多元的音樂元素作品型態。
「對我來說,民歌時代最重要的意義是『原創性』」,丁曉雯回想,過去臺灣音樂的發展,多數是受到大社會影響,例如日據時代、美軍駐台時期、上海百樂門,皆是因為社會變化,有外來的元素加入;但唯有「民歌運動」是由臺灣的學生自發的,不是透過大唱片公司或政府單位刻意做的事;當時的創作者,用很樸素的形式、唱自己的歌,但是音樂的熱情卻是每個人都聽得出來的,所以很快地延燒成為大眾的民歌運動。而這些熱情和創作精神,就是流行音樂的重要基礎。
瞬息萬變的年代,找最初的感動
「我聽到很多人說:現在的歌不好聽。為什麼?」丁曉雯不否認,當代的臺灣的確逐漸失去流行音樂的領導地位;新科技的衝擊,也帶來音樂產業整體的蕭條和緊縮,但她仍然保持樂觀的想法,希望積極地探究問題發生的原因。
「很大的問題之一,就是目前臺灣音樂產業的產值大量降低,所以養不起人才;跟早期比較,我粗估大約有百分之六十的人才流失,有的可能去內地發展,有的是轉行。」當音樂產業,需要靠人們苦苦支撐才能延續,那麼這個產業裡自然不會有熱情、不會快樂。丁曉雯時常反思,身為音樂工作者,是否有誠意地產出好音樂?她舉例提到,以往每年發行數百張唱片,人們一定會對其中一兩首歌印象格外深刻,但如今如果問到:「去年的年度歌曲?」人們的印象往往很模糊。丁曉雯認為,原因有三,一是現今的媒體分眾,此外是宣傳預算緊縮,廣告影響減弱,第三個原因,她憂心的表示:「可能真的是歌曲不好聽,大家不感動。而我覺得這是個很重要的問題。」
透過多元管道鼓勵好創作
有什麼辦法可以找回創作的精神和動力?「堅持」,始終是丁曉雯的信念。早年音樂市場的蓬勃,同樣源自一群有熱情的人、積極創作感動人心的作品。丁曉雯特別提到,早期的民歌比賽挖掘出許多影響深遠的優秀華語音樂創作人,和現今電視台盛行的歌唱比賽相較之下,雖然在娛樂性、表演形式上有許多不同,但比賽的形式確實是尋找新血的好管道。
「事實是,我們不缺唱歌的人。請看看KTV,全民都在唱歌。可是,一個好歌手需要好的歌來陪襯。一個歌手的生涯如果能走得長遠,一定是因為不同的時期,有不同的好作品在支撐他。所以我覺得,音樂創作是這個產業最源頭、最重要的部分。」針對時下當紅的歌唱類比賽,丁曉雯表示,若能有「創作」類型的比賽,找到音樂創作的新秀,讓他們有途徑加入這個領域、被培養磨練累積基礎,音樂產業才會有更迭的生命力發光發熱。
除了音樂人內涵的反思、重新找回創作的熱情之外,丁曉雯也希望喜歡音樂的社會大眾,要以行動支持音樂,「因為如此,你才繼續有新的音樂可以聽;喜歡的,用你的行動去買,不喜歡的,也用行動告訴創作人你的感覺,這對音樂產業來說,也是判斷市場的指標。」
丁曉雯也強調公部門的不可或缺,一是必須重視著作權的法規,保護創作者的權益不被犧牲。此外,公部門的政策也扮演重要角色。雖然過去在臺灣,流行音樂是一個不被重視的文化,但公部門必須承認也必須積極的有所作為,即便從事音樂工作的人口少,但影響力卻很大,甚至能作為向國際行銷在地文化、推廣認同的利器。
透過瞭解,進而珍惜
對於即將成立的北流中心,丁曉雯充滿熱情,也提供許多實用的意見。針對館內展覽的規劃,她建議可嘗試以年代區分,例如日據時代,有鄧雨賢老師等人、原創性的閩南語歌曲,以及上海時期、香港時期、美軍駐台時期,皆具有豐富的時代特色,獨特的歷史背景,也影響著每個年代的音樂風格,更可讓人看出流行音樂的深度文化脈絡。
丁曉雯也建議可從音樂工業的角度切入策展,譬如錄音設備的演進、技術的進步:由早期的單軌、雙軌錄音,至現今的電腦錄音、stereo、混音、效果;抑或是載體,黑膠、卡式、CD等演進和變化。或是以焦點人物的方式,呈現明星級的音樂人生涯,帶出音樂產業在臺灣的不同歷程,她舉例如李宗盛、江蕙、阿妹,或是更早期的資深創作者,都是相當合適的展覽素材。
此外,丁曉雯也特別提到原始demo帶的展覽,「一首歌是從清唱、或一把吉他伴奏開始,加入了編曲、和聲、樂器、錄音,經過這麼多人、在不同環節上,一步一步的心血結晶,才能產出最後的完成品。」丁曉雯認為一個過程的展出,除了館藏本身的有趣程度之外,也具有實質的教育意義。當人們在推廣反盜版的時候,除了口號呼籲,也可以透過讓大眾了解音樂作品的過程,進而學習珍惜音樂人的心血結晶。而除了平面、靜態的展覽外,丁曉雯認為互動的模式也是吸引民眾的好方法。例如,搭配特定展覽的期間,表演以特展為主題的演唱會,或是開放窗口,專門處理、收藏民眾捐出的黑膠唱片,都將為北流中心注入更多社會大眾的參與和活力。
在館藏物品方面,除了自己本身有收藏黑膠唱片之外,丁曉雯也提供了幾位值得觀摩的大師的收藏,例如李坤城老師手上幾萬張、花了多年時間收藏的音樂文物;蔡振南老師正在進行的,針對閩南語歌曲的創作背景故事的採集;何啟弘老師個人針對日本歌曲的翻譯歌的收藏等。
音樂產業的新革命
流行音樂就是每個時代、大眾聽的音樂。而每個時期的內容、風格是不同的,從folk、鄉村、抒情、到現在有嘻哈,丁曉雯認為,只要是當代大眾認同、喜歡的音樂,就是當代的流行音樂。
面對當前臺灣流行音樂產業所面臨的種種問題和衝擊,除了憂心之外,丁曉雯多了一份細膩的觀察和樂觀。「臺灣的主流音樂市場雖然漸漸萎縮,但是,有一群人開始非常的蓬勃,他們是地下樂團、非主流音樂,這就是我看到的希望,他們雖然做得很辛苦、雖然品質比較粗糙,但是他們一直靠自己的力量在冒出頭來,很有精神。」她笑著說,有精神,這個產業就不會死,「我大膽預測,在三到五年內,臺灣會有一種新的音樂秩序出現,不同於以前主流的音樂產業,現在是一場臺灣的音樂產業的革命正在進行。」因為媒介不同、載體不同,許多原本熟悉的音樂市場、商業環境正在改變,但是丁曉雯願意保有最初對音樂工作的熱愛與樂觀,她說,總是經過破壞後,新的生命才會萌芽、新生;且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