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關於資料庫

  • 用音樂豐富我們的人生,用音樂珍藏我們的歷史
      

    臺灣流行音樂資料庫總目錄建置案為配合文化部於2009年起,補助臺北市文化局辦理「臺灣流行音樂文物普查及典藏內容先期規劃」之成果基礎上,擴大建立臺灣流行音樂資料庫總目錄。目的為有計畫性及系統性的整合從臺灣二次戰後至現今所出版之流行歌曲,有效保存音樂文化資產,讓分散的音樂資源透過數位化典藏有一個完善的平台,能夠整理、保存並且提供一個音樂資料完整的網路搜尋,減輕研究者及使用者在找尋音樂相關資料上的負擔,並提供全民檢索使用。


    此資料庫目錄資料來源包括ISRC(國際標準錄音錄影資料代碼)查詢系統內屬於錄音作品部分內容(約十五萬首),此部分內容均以原始ISRC資料原狀抄錄。2009年已收集3,000首歌曲基本資料,2010年收集之海山唱片、歌林唱片、月球唱片、華特大旗、回聲樂團、友善的狗及中唱數位娛樂等品牌共4,000首歌曲資料,2011年收集4,000首歌曲資料,2012年收集10,000首歌曲資料,並將原資料庫內ISRC歌曲5,000首完成校對,2013年收集10,004首歌曲資料,並將原資料庫內ISRC歌曲15,004首完成校對,2014年收集20,000首歌曲資料,將原資料庫內ISRC歌曲8,000首完成校對,2015年收集40,000首歌曲資料,將原資料庫內ISRC歌曲16,000首完成校對,2016年收集20,003首歌曲資料,並將原資料庫內ISRC歌曲80,09首完成校對(資料庫內容由原始出版品採集者,均以原始出版品內容為準)。


    臺灣流行音樂資料庫,是一個多面向的流行音樂搜尋引擎,可以快速檢索想要的音樂資訊,不管是歌曲名稱、演唱人、作曲人、製作人、發行公司還是專輯名稱等等,皆可以利用此一搜尋快速的達到目的。在此資料庫內還有建立關於流行音樂方面的指標型獎項與比賽,例如政府主辦的金曲獎、金鼎獎、金韻獎,及以獨立音樂為主的臺灣原創流行音樂大獎、金音創作獎,金馬獎及金鐘獎的歌曲部分獎項等,亦都囊括在內。除了政府主辦的獎項,民間主辦的獎項也有其重要性,像是以民眾投票為結果的Hito流行音樂獎、KKBOX風雲榜,地區性的獎項,例如臺北周末音樂不斷電、桃園鐵玫瑰音樂節、高雄南面之歌等,讓民眾得以了解目前全臺具代表性的音樂獎項及流行音樂發展指標。此外,在音樂推行的過程中,音樂組織及協會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例如臺北演藝經紀文化交流協會、財團法人臺灣唱片出版事業基金會等,在此資料庫中也有相關簡介以及推行的工作項目等等。


    除了上述資訊外,若要搜尋音樂人的資料及作品,或是想對於音樂製作人、唱片人及音樂產業之代表人物等有更進一步的認識,本網站亦提供了音樂人口述歷史之影音,其中分為演出者、製作創作者、推動者;呈現每位音樂人豐富的音樂歷程及精彩的訪談。再者,若想要掌握更多資訊,可以進入數位典藏頁面,其中目前有三十餘位音樂人提供豐富的個人相關照片、出版品影像及手稿等,讓民眾彷彿搭上時光機,進入音樂人的藝想世界。最後,如果想要尋找及了解音樂場地的資料,可以點選音樂空間,這邊提供全臺較具代表性的音樂演出場地介紹及網頁連結,例如臺北市的河岸留言、女巫店、新北市的ZEPP NEW TAIPEI、臺中的Legacy、高雄的LIVE WAREHOUSE、宜蘭的自由拍等大至小型音樂空間的介紹。
    最後,如果在尋找資料的過程中發現錯誤需要勘誤的地方,也請按下網站中每個頁面的錯誤回報,資料維護人員將會在查證後進行更新。

    版權聲明

    「臺灣流行音樂資料庫」內圖像、聲音以及MV均取得權利人授權,網站內所有內容,包含文字、音訊、視訊及版面設計,不得任意轉載,僅限於本網站瀏覽。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