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人口述歷史

-
1.生長背景與音樂啟蒙.mp4
2.高中大學組樂團 走唱打工賺留學費
3.擔任軍樂官 與音樂無縫接軌
4.抉擇 出國唸書還是做音樂
5.進唱片公司擔任助理
6.開始正式創作
7.晉身製作人
8.轉任自由接案人
9.進入寶麗金國際公司體系
10.五大唱片版稅制度
11.製作人的責任與使命
12.量身製作音樂專輯實例
13.江蕙告別歌壇
14.張惠妹在華納的起伏轉折
15.黃小琥出專輯
16.張菲英文專輯
17.王彩樺發片正能量
18.唱片製作的市場學
19.讀EMBA創業當老闆
20.世代傳承 提攜後進
21.分眾市場 大數據的意義
22.音樂新思維
23.與時俱進 自我定位
-
經歷
陳子鴻(1965-),臺北人,製作人、經紀人。
就讀建國中學在校期間就與吉他社同學組樂團,於政治大學就學期間組成重金屬樂團YA樂團,吸引張雨生來應徵主唱,他的高音讓陳子鴻刮目相看,之後也把樂團交棒給張雨生。從憲兵軍樂官退伍後,1987年接續擔任音樂人曹俊鴻、梁弘志的製作助理,靠寫歌維生。1999年創辦喜歡音樂,為戴佩妮推出首張全創作專輯《Penny》,斥資百萬打造專屬錄音室,成為當時最具規模的音樂經紀製作公司。
2005年簽下臺語天后江蕙進入喜歡音樂,擔任其經紀人與製作人,2008年製作江蕙首次小巨蛋演唱會「初登場演唱會」,之後又成功推動「鏡花水月」、「祝福」等巡迴演唱會擔任演唱會經理人暨音樂總監。2010年製作王彩樺《有唱有保庇》專輯,其中〈保庇〉一曲讓她聲名大噪,紅遍海內外。2015年受聘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流行音樂產學應用碩專班兼任副教授,改善產業人力斷層問題,同年也獲頒經理人雜誌百大經理人MVP。2018年擔任金曲獎評審團主席。2021年起逐年籌畫「喜歡音樂節」,結合老中青三代音樂人,將好的經驗傳承下去。至今合作過近百位歌手,製作300張以上的專輯唱片,是流行音樂界少見;華、臺語製作雙全、至今仍保持在第一線製作也持續產出作品的音樂人。 -
作品
專輯:《風箏》、《脫掉》、《愛作夢的魚》、《愛瘋了》、《我要快樂》、《蘇慧倫》、《Penny》、《博杯》、《弦子》、《風飛沙》、《甲你攬牢牢》、《當時欲嫁》、《有唱有保庇》、《遠走高飛》、《沒那麼簡單》等。
-
重要作品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