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音樂人口述歷史

資深音樂人 李明德
訪談影音檔
  • 1.成長背景.flv

    2.媽媽及家庭的音樂啟蒙
    3.西洋樂曲打開音樂大門
    4.阿美族歌謠特色
    5.第一把吉他
    6.初登場:民歌西餐廳駐唱
    7.踏上歌手之路
    8.「金韻獎」唯一的優勝男性
    9.「金韻獎」的意義
    10.孕育歌手的搖籃
    11.藝工隊的訓練
    12.「一張唱片的故事」
    13.發片的經歷
    14.公益專輯『蒐集』
    15.〈再看你一眼〉
    16.『音樂磁場』
    17.入圍金曲獎年度最佳作詞獎〈一天天一點點〉
    18.〈臺北街頭的霓虹燈〉
    19.〈倩影〉的幕後故事
    20.最喜歡的民歌
    21.民歌承載年輕的記憶
    22.差點成為「民歌四十」的遺珠之憾
    23.音樂讓生命更完整
  • 經歷

    李明德(1960-),花蓮阿美族人,校園歌手、主持人、詞曲創作者、製作人。

    媽媽是音樂老師,從小便對音樂有興趣,國中畢業後隻身到臺北念書,接觸到許多吉他音樂及西洋老歌。從十六歲起就開始參加歌唱比賽,1980年參加第四屆金韻獎成為該屆唯一的男性優勝者,在正式進入歌壇前,他曾經在西餐廳當駐唱歌手,擅長演唱華語、臺語、英文和日文歌曲,也激發他寫了不少的歌。1985年為電影《少年阿辛》製作及演唱主題曲,收錄於專輯《臺北街頭的霓虹燈》,專輯中的歌曲有高達八成都是由他所創作。
    1987年進入光美唱片,從事詞曲創作,同年發行《我的愛》專輯,隔年他創作以雛妓問題為主軸的歌曲〈彩虹的夜晚〉,並發行同名專輯,成功引起大眾注意。1991年起陸續發行《其實我不想放棄》、《四個朋友》、《堅持》、《蒐集》等專輯,其中《堅持》專輯中的〈一天天一點點〉歌曲,入圍1992年金曲獎最佳作詞獎。1996年與王瑞瑜組成鄉村二人組,分別擔任音樂磁場樂團的臺語和華語主唱,1998年發行《旋轉木馬》專輯,1999年起又先後發行8張合唱專輯。近年來除了唱歌,也投入主持、創作及唱片製作全方位發展。

  • 作品

    歌曲:〈彩虹的夜晚〉、〈其實我不想放棄〉、〈一天天一點點〉、〈陽光和小雨〉、〈臺北街頭的霓虹燈〉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