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人口述歷史
-
經歷
呂金守(1935-2017),別名敏郎、明朗、中生,高雄人,歌手、詞曲創作者、製作人。
從小就對流行歌曲具有高度興趣,偶然聽到外國電影中主題曲,讓他決定往音樂發展,退伍後到臺北發展,擔任報社社員,並積極參加歌唱比賽,也因此認識林春福等歌壇前輩。之後進入鈴鈴唱片,找機會學習寫歌的技巧。配合公司拓展客語的政策,而將日本歌曲填上客語歌詞,並自行演唱發行第一張專輯。之後進入南星唱片,寫下第一首臺語歌曲〈舊皮箱的流浪兒〉,此曲為翻唱日文歌曲〈姑娘芳華正茂〉(〈娘ざかり〉),由林峰演唱,讓他在歌壇聲名大噪。1965年以明朗為藝名,和客家歌手文光合作,錄製了十集的〈李文古笑科劇〉,在客家地區造成轟動。
曾為黃俊雄布袋戲寫下〈醉彌勒〉、〈冷霜子〉等作品,成為電視布袋戲的經典歌曲。1970年進入麗歌唱片,寫下口白歌曲〈三年前的我〉,由葉啟田演唱,創造一股口白歌曲的風潮;另一首口白歌曲〈臺東人〉,由劉福助演唱,因為歌詞被認為過於輕佻,而一度遭到禁唱。1981年與客家歌手吳盛智合作製作《無緣》流行客語專輯,一生創作超過200首的流行歌曲,除了跨足日語、臺語、華語和客語,更帶領客家流行音樂風潮,對音樂圈貢獻良多。2017年逝世,享壽82歲。 -
作品
歌曲:〈舊皮箱的流浪兒〉、〈醉彌勒〉、〈冷霜子〉、〈斷魂嶺鐘聲淚〉、〈淡水河邊〉、〈賣鹽順仔〉、〈三年前的我〉、〈臺東人〉、〈人生〉、〈我是出外人〉、〈就這樣〉、〈無緣〉等。